汇图金 > 奇闻 > 正文

​明太祖朱元璋临终前,身旁一个4岁女孩笑个不停,看到后:给朕刀下留人

2024-08-09 10:48 来源:网络 点击:

明太祖朱元璋临终前,身旁一个4岁女孩笑个不停,看到后:给朕刀下留人

前言

明太祖朱元璋是开创大明王朝的伟大功臣,但他在位时期也存在一些争议。

尤其是他临终前突然重启了人殉制度,导致大量妃嫔被杀,令后人对他义愤填膺。

我们需要客观全面地分析历史,洞穿朱元璋作为一个君主的复杂内心世界。

一、前言:殉葬制度的野蛮与血腥

作为开国之君的明太祖朱元璋,一生戎马征战,最终结束了元朝的统治,开创了大明帝国。

然而他在位期间所作所为,却饱受争议。

尤其是他在临终前重启了残忍的人殉制度,导致58名妃嫔惨遭杀害,这一行为更是被后人痛恨。

但是,为何这位开国之君晚年会做出如此残酷的举动?本文拟通过朱元璋一生的经历,分析他重启殉葬的用意,并揭示人殉背后隐藏的宫廷权力斗争,让我们更加全面地认识这位开国之主的内心世界。

殉葬制度存在中国历史悠久,最早可追溯到6000多年前的大汶口文化。

殉葬者被强迫服毒、活埋或痛下杀手,只为陪伴帝王来生。

这一野蛮习俗在春秋战国时期盛行,直到秦朝才被禁止。

然而在元明时期,殉葬制度却死灰复燃,再次弥漫开来,成为统治者巩固权力的手段,这导致了大量无辜生命被夺去,也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大痛。

二、朱元璋晚年忧心江山安危 决意清除隐患

公元1398年6月24日,处于统治巅峰的明太祖朱元璋,在南京故宫内驾崩,终年71岁。

按照遗嘱,郑和等功臣被赐死,马皇后以下38位妃嫔被迫殉葬,还有10名宫女也成为牺牲品,共58人遭受杀戮。

如此残忍的一幕,在历史上并非首次出现,但却出人意表。

因为在明朝初期,朱元璋曾一度废止了殉葬制度,为何在临终时又重启此等野蛮之举?其实,朱元璋重启殉葬,并非一时兴起,而是出自深思熟虑。

要揭开他此举的用意,就需要回溯他的半生经历。

朱元璋是个出生寒微的平民,自小生活困苦,后来投军起义,历经艰辛才建立大明王朝。

他是一个实事求是、行事果决的人。

为了巩固来之不易的江山基业,他采取了一系列举措。

包括清洗官场腐败,建立考核制度,加强皇权等等。

在位期间,他奋力推行了一场洪武改革,使大明国势达到鼎盛。

然而,当朱元璋年过花甲、日渐老迈时,曾经的功勋臣子和心腹们也成为他心头的一块心病。

因为这些人功高震主,很有可能在他去世后谋取权力,甚至造反夺位。

为了铲除隐患,朱元璋先后三次大规模诛杀重臣,其残忍手段让人胆寒。

清洗对象既有開國功臣蓋天大將軍徐達,也有左丞相黃子澄。

這些忠心耿耿的老臣,才华出眾,卻最终抹頸就義。

朱元璋的殘暴手段,令朝野为之侧目。

接近末年时,朱元璋更是格外忧虑自己辛苦打下的江山会被夺去。

他认为功臣已经清洗干净,最大的隐患就在皇室内部。

为了防止儿子们内斗,他决定传位给自己最疼爱的孙子朱允炆,并在遗嘱中留下遗言:万务责殉诸妃。

他担心权臣会借助子嗣及妃嫔之手操控朝政,所以无论多么痛心,也要将所有妃嫔赐死。

这也是朱元璋重启殉葬的根本原因——铲除未来可能的祸患,确保江山社稷万世长久。

当然,他这样做也暴露了他极端保守和残酷的一面,被后人视为昏庸的表现。

三、58妃殉葬刀下 极尽凄惨手段

于是在朱元璋驾崩的那一天,本该安详的殿堂立刻陷入荒诞的悲剧。

58名妃嫔和宫女成为首批殉葬者,她们死状极为凄惨。

殿内弥漫着哭喊、挣扎和绝望,得令人心生怜悯。

这 58 名女性本是朝夕相处的知己,现在只能眼睁睁目睹对方赴向死亡。

这场殉葬手段极端残忍。

有的被强迫吊死在梁上,她们踮脚苦苦挣扎,最终吐舌断气。

有的被灌食剧毒,毒发难受翻滚尖叫,然后在痛不欲生中咽气。

还有的吃下有毒饭菜后毒发身亡,她们面带痛楚,却无能为力。

这 58 名妃嫔和宫女,本可以服侍新君、教导皇子,却在一夕间丧生,实在悲哀。

这场人祭不仅残忍,也极其非理性,因为这些女眷与朝政无关,根本不可能谋反。

但在朱元璋眼中,哪怕一丝一毫的隐患,也要事先铲除。

这充分反映出一个独裁者的偏执和残暴。

也让人反思权力极端扩张时的恶果。

四、宝庆公主母亲幸免难关 朱元璋发挥慈父一面

这场殉葬不仅夺去无辜生命,也成为日后明朝宫廷的隐患。

来自武安公主系统的妃子几乎全军覆没,导致马皇后一方势力日益强大。

到成祖时期,马皇后的侄子都指挥使马保国更是专政,这也是明朝皇权旁落的开端。

然而,在一片生离死别中,还是有一线温暖。

那就是年仅四岁的宝庆公主及其生母张美人。

张美人是朱元璋晚年得宠的妃子,她生下了朱元璋最小的女儿宝庆公主。

宝庆公主天真烂漫,朱元璋十分宠爱她。

临终前,朱元璋特意下诏:刀下留人,免除了张美人的殉葬命运。

朱元璋这样做,一是宠爱幼女,二是宝庆公主还太小,需要母亲抚养。

他不希望这个4岁的孩子失去母爱,让张美人活下来是出于一个父亲的慈爱。

这也成为日后宝庆公主受到皇室祖孙的喜爱的重要原因。

这也是朱元璋难得的仁厚之举。

他并非全无人性,对骨肉亲情还抱有一份眷恋。

所以他没有忍心让还在孩提时期的宝庆公主成为孤儿,也给了张美人留住性命的机会。

在他晚年一系列决断中,这也成为了一抹温暖的色彩。

五、明英宗正式终结殉葬之风 为历史转型划上句号

朱元璋晚年重启殉葬,其初衷虽在确保大明江山万代长治,但残酷手段依然难逃罪责。

生命的美好与价值远高于所谓的正统合法,一个文明开明的君主,理应充分尊重每一个生命。

朱元璋在这一点上失败了,但其日后子孙的进步,才是历史发展的本该前行的方向。

60多年后,另一位明朝皇帝明英宗在临终时颁布谕旨,正式废除人殉之制。

明英宗认为殉葬违背仁义,不应再牺牲无辜生命。

这标志着中国历史上野蛮的殉葬制度正式走入历史,为后人留下宝贵的文明遗产。

明英宗这一开明之举,也将明朝引领到更加文明的方向。

他正视生命的神圣,抛弃那些不合仁道的陋习,树立起一个理性仁明的新标杆。

这也启发了后世的君主,要本着敬畏生命、爱护人民的宗旨来治国理政。

六、结语

朱元璋临终前重启殉葬,是出于政治考量,但其行径依然残忍,错误理解了君权与生命的关系。

时过境迁,历史潮流才逐步回归仁义和文明。

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被尊重,每一个时代都在追求进步,这是人类共同的理想,也是我们不应忘却的历史教训。